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代诉人范围和处理代诉案件征求军人意见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5:19:08  浏览:83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代诉人范围和处理代诉案件征求军人意见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代诉人范围和处理代诉案件征求军人意见的复函

1965年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64年11月30日法办邵字第118号关于处理代诉的破坏军人婚姻的案件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关于代诉人范围问题,我们同意你院的意见,即代诉人的范围应限于军人的父母、兄弟、姊妹等近亲属;与军人无亲属关系或亲属关系较远的人,以及社队干部等均不能作破坏军婚案件的代诉人,但他们可以检举揭发。对于代诉的案件,军人知情的,必须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征求军人意见后处理;军人不知情的,也必须主动与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后处理,至于是否要告诉军人,则请他们决定。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关于防御近期强降雨天气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防御近期强降雨天气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经、农林)、农机、畜牧、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据中央气象台6月8日预报,未来10天我国强降雨区将位于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贵州南部、云南南部一带,降雨量将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为及时有效地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切实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范强降雨天气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江淮地区小麦正处于收获的高峰期,江南、华南等地区早稻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好形势意义重大。这次强降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防御强降雨天气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狠抓各项防汛减灾措施落实,确保思想、人员、物资、责任、措施“五到位”,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二、切实加强灾害监测预警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海洋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和灾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强化灾情调度,主动收集、核实和反映灾情,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渔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渔业安全预警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将灾害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区域的渔船和人员,确保所有渔船及养殖人员及时避风、避浪。

  三、迅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各级农业部门要借鉴以往防御台风、洪涝等雨涝灾害的成功经验,针对此次强降雨的特点和在田农作物长势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御方案,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抓紧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抓住晴好天气,加强组织调度,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千方百计加快小麦收获进度,确保颗粒归仓;要组织农民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水果、蔬菜等作物;要把早稻和中稻作为防护重点,及时落实疏通沟渠、防洪排涝等防御措施;要组织人员对大棚设施、畜禽场舍和农业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加固。

  四、狠抓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各地要把灾后恢复生产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和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灾区,指导农民搞好生产自救。抓紧组织排水降渍,加强在田作物的灾后田间管理,促进受灾作物及早恢复生长;帮助灾区根据灾情特点,研究制定完善农业生产恢复方案,结合农时季节和地区特点,及时调整应对措施,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搞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工作,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障;积极组织农机投入抗灾救灾,及时抢排农田积水、修复水毁农田。加大灾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确保灾后无大疫。

  五、统筹抓好“三夏”生产

  各地要做到抗灾救灾与“三夏”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在抓好抗灾救灾的同时,要及时组织农民腾茬播种,确保不空田、不荒田,努力增加玉米、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面积;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民及时做好查苗补苗、中耕锄划、浇水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认真总结小麦高产创建经验,深入推进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力争今年粮食单产水平有新提高;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突出抓好水稻“两迁”害虫和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大力推行专业化防治,切实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农业部

   二〇〇八年六月八日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资产评估报告制度的补充通知

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资产评估报告制度的补充通知
1993年10月27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处):
为了更好地掌握全国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适应我国财会制度的重大变革,决定在原有统计报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张“企业整体评估统计表”。
新的报告制度从199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整体评估统计表”和“资产评估情况统计表”为半年报,即半年终了20日内上报本年上半年数字,年度终了30日内上报全年数字。“资产评估机构统计表”和“资产评估培训情况表”仍然执行年报制度,于年度终了30日内上报全年数字。在报送上述资料的同时,应将本地区资产评估工作开展的综合情况以文字材料一并报送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评估中心。
特此通知。
附件 1.资产评估情况统计表;
2.企业整体评估统计表;
3.资产评估机构统计表;
4.资产评估培训情况表;
5.企业整体评估统计表填报说明。
附件1:资产评估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
| 评估项目类别 |批准立项数|确认项目数|帐面原值
|------------------|----------|----------|----------
|拍卖、出售国有资产| | |
|------------------|----------|----------|----------
|拍卖、出售国有企业| | |
|------------------|----------|----------|----------
| 企业兼并 | | |
|------------------|----------|----------|----------
| 联营 | | |
|------------------|----------|----------|----------
| 股份经营 | | |
|------------------|----------|----------|----------
| 中外合资合作 | | |
|------------------|----------|----------|----------
| 破产清算 | | |
|------------------|----------|----------|----------
| 结业清算 | | |
|------------------|----------|----------|----------
| 租赁经营 | | |
|------------------|----------|----------|----------
| 抵押担保 | | |
|------------------|----------|----------|----------
| 境外投资 | | |
|------------------|----------|----------|----------
| 保险 | | |
|------------------|----------|----------|----------
| 法律原因 | | |
|------------------|----------|----------|----------
| 其他 | | |
|------------------|----------|----------|----------
| 合计 | | |
--------------------------------------------------------
------------------------------------------------------
| 帐面净值 | 重置价值 | 评估值 | 增值率 |
|------------|------------|----------|----------|
| | | | |
------------------------------------------------------
附件2:企业整体评估统计表 单位:万元
----------------------------------------------------------------------
| | | | 帐 面 价 值
| |批准 |确认 |------------------------------------
|评 估 项 目| | | 资 产 总 额 |负债 |所有者
| 类 别 |立项数|项目数|------------------| |
| |(1)|(2)|帐面原值|帐面净值|总额 |权益
| | | |(3) |(4) |(5)|(6)
|--------------|------|------|--------|--------|------|--------
| 拍卖、出售 | | | | | |
| 国有企业 | | | | | |
|--------------|------|------|--------|--------|------|--------
| 企业兼并 | | | | | |
|--------------|------|------|--------|--------|------|--------
| 联营 | | | | | |
|--------------|------|------|--------|--------|------|--------
| 股份经营 | | | | | |
|--------------|------|------|--------|--------|------|--------
|中外合资合作 | | | | | |
|--------------|------|------|--------|--------|------|--------
| 破产清算 | | | | | |
|--------------|------|------|--------|--------|------|--------
| 结业清算 | | | | | |
|--------------|------|------|--------|--------|------|--------
| 租赁经营 | | | | | |
|--------------|------|------|--------|--------|------|--------
| 抵押担保 | | | | | |
|--------------|------|------|--------|--------|------|--------
| 境外投资 | | | | | |
|--------------|------|------|--------|--------|------|--------
| 保险 | | | | | |
|--------------|------|------|--------|--------|------|--------
| 法律原因 | | | | | |
|--------------|------|------|--------|--------|------|--------
| 其他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评 估 后 价 值 | 升值率 |
|----------------------------------|----------------------------|
|资产重置|评估后|评估后|评估后 | 资产 | 负债 |所有者 |
|价 值|资 产|负 债|权 益 |(11)|(12)|权益 |
|(7) |(8)|(9)|(10)| | |(13)|
|--------|------|------|--------|--------|--------|--------|
| | | | | | | |
--------------------------------------------------------------------
附件3:资产评估机构统计表
------------------------------------------------------------------------
| | 机 构 数 | 经 济 管 理 人 员
| |------------------|------------------------------
| |正式资格|临时资格|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其他|合计
|------------------|--------|--------|--------|--------|----|----
| 年 初 数 | | | | | |
|------------------|--------|--------|--------|--------|----|----
|其中:会计师事务所| | | | | |
|------------------|--------|--------|--------|--------|----|----
| 审计师事务所| | | | | |
|------------------|--------|--------|--------|--------|----|----
| 专职评估机构| | | | | |
|------------------|--------|--------|--------|--------|----|----
| 其 他 机 构| | | | | |
|------------------|--------|--------|--------|--------|----|----
|本 年 增 加 数| | | | | |
|------------------|--------|--------|--------|--------|----|----
|其中:会计师事务所| | | | | |
|------------------|--------|--------|--------|--------|----|----
| 审计师事务所| | | | | |
|------------------|--------|--------|--------|--------|----|----
| 专职评估机构| | | | | |
|------------------|--------|--------|--------|--------|----|----
| 其 他 机 构| | | | | |
|------------------|--------|--------|--------|--------|----|----
|本 年 减 少 数| | | | | |
|------------------|--------|--------|--------|--------|----|----
|其中:会计师事务所| | | | | |
|------------------|--------|--------|--------|--------|----|----
| 审计师事务所| | | | | |
|------------------|--------|--------|--------|--------|----|----
| 专职评估机构| | | | | |
|------------------|--------|--------|--------|--------|----|----
| 其 他 机 构| | | | | |
|------------------|--------|--------|--------|--------|----|----
| 年 末 数 | | | | | |
|------------------|--------|--------|--------|--------|----|----
|其中:会计师事务所| | | | | |
|------------------|--------|--------|--------|--------|----|----
| 审计师事务所| | | | | |
|------------------|--------|--------|--------|--------|----|----
| 专职评估机构| | | | | |
|------------------|--------|--------|--------|--------|----|----
| 其 他 机 构| | | | | |
------------------------------------------------------------------------
------------------------------------------------------
| 工程技术人员 |其他|评估人| |
|------------------------------|人员|员总数|备注|
|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其他|合计| | | |
|--------|--------|----|----|----|------|----|
| | | | | | | |
------------------------------------------------------
附件4:资产评估培训情况表
------------------------------------------------------
| | | | | 评 估 机 构 人 员
|培训班|起止|培训|培训|--------------------------
|名称 |日期|天数|人数|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其他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评估管理机构人员 | 政府部门及企业人员|其他|承办|
|--------------------|--------------------| | |
|省级人员|地市|其他|处级以上|科级|其他|人员|单位|
|--------|----|----|--------|----|----|----|----|
| | | | | | | | |
----------------------------------------------------------
附件5:企业整体评估统计表填报说明
1.本说明适用于填报“企业整体评估统计表”。报表统计期分别指:半年报为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年报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报表第2~10栏填报的内容均为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资产评估报告的有关数据。
2.“批准立项数”栏填列统计期内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的资产评估立项申请合计数。
3.“确认项目数”栏填列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的资产评估项目合计数。
4.“帐面原值”栏填列企业资产帐面原值。
5.“帐面净值”栏填列企业资产帐面净值。
6.“负债总额”栏填列企业帐面总负债。
7.“所有者权益”栏填列企业帐面净资产。计算公式为:(6)=(4)--(5)。
8.“资产重置价值”栏填列企业资产重置价值。
9.“评估后资产”栏填列评估确认的企业资产。
10.“评估后负债”栏填列评估确认的企业负债。
11.“评估后权益”栏填列评估确认的企业资产减负债的余额。计算公式为:(10)=(8)--(9)。
12.“资产升值率”栏计算并填列评估确认的资产相对于帐面资产净值的升值率。计算公式为:
(11)=〔(8)--(4)〕/(4)×100%。
13.“负债升值率”栏计算并填列评估确认的企业负债相对于帐面负债的升值率。计算公式为:
(12)=〔(9)--(5)〕/(5)×100%。
14.“所有者权益升值率”栏计算并填列评估后所有者权益相对于帐面所有者权益的升值率。计算公式为:(13)=〔(10)--(6)〕/(6)×100%。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